陶藝粗略步驟和說明:
  
  陶藝的發展已歷經了數千年,在製作技術上各有多元的應用,但基本的過程,不外乎練土、塑形、素燒、上釉及釉燒等步驟。練土是塑形之前的基礎工作,為了確保陶土的柔軟適中,以及多種土質的混合均勻,必須先將陶土和上是當的水,然後認真地搓揉,直到土質勻稱為止,這個步驟即是練土。現代大量製作前的練土,多交給機器代勞,不過較細心的人,在上機塑形之前,還會親手搓揉一番。
  
  塑形就是將胚土捏製成形,依據題材的不同,捏製的方式也有所差別。常見的塑形方式就是手拉胚,以圓筒狀的瓶壺杯碗等器皿之應用為主,此外還有手工土板、泥條盤築的方法。但在現代工業化的量產模式下,大多是以機器壓模拉胚,或是鑄模灌漿的方式大量製造。另外傳統的陶藝事業,是以陶塑的表現為主,除了保留手工捏製外,也有現代的翻模製作方式。
  完成胚土的塑形製作後,先擺置在陰涼處陰乾,在未經素燒程序之前,胚土器型非常怕潮和易脆,容易遭到無意的損壞。素燒的作用,在使胚土經過高熱硬化的處理,然後才能真正固定成形,否則無法進行下一步驟的處理。素燒後的胚體,是陶藝的半成品,接著便是進行上釉的步驟。不過有些土質本身,已經具有鮮麗的色澤,不需再經過上釉及釉燒,例如茶藝界所珍愛的紫砂陶。釉藥的設計與開發,是呈現陶藝造型以外的藝術特性,釉色宛如陶瓷的外衣,不僅具有耐溫、防水的功效,也可以增加器物本身的美觀性。
  上完釉藥之後,進行第二次的燒窯工作。釉藥主要是來自礦物的提煉,非塗料性的顏色,所以未經燒窯的處理,是無法呈現出本身的色澤,還有溫度的高低,也會改變釉色的變化。完整的陶藝製作程序,多會經過素燒及釉燒,故又將這種製作稱為「二次燒」。
(資料來源: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405102801898)

手拉坏的製作過程:
一.簡述手拉坯成形的定義:
藉由離心力所產生出來的向外動力.加上水的潤滑.經由人的雙手去控制而型塑出造型即手拉坯技法。
二.手拉坯製程:
1.堜土:堜土的作用在於使黏土軟硬度與溼度均質化,以便利後續成形
2.定中心:推高下壓的反覆動作裡體認旋動中的平衡感,並使黏土更均勻化
3.開洞:初步將實心體轉換成中空體
4.作底:如蓋房子般將地基壓實做平
5.推高:在旋動中的平衡裡體驗形的初長成
6.拉高:在旋動中求取進一步的成長
7.型塑:在旋動中進一步的將形體的美具體呈現出來
8.修坏及裝飾:將所呈現出來的形體更進一步的加以修飾美化。陰乾,最好是自然陰乾,才不會導致變形損壞
10.表面處理:將坏體表面多餘泥屑或泥灰清除以利上釉
11.上釉:技法有-噴、淋、浸、繪、印、塗等
12.窯燒:窯燒氣氛可分-氧化燄.中性燄.還原燄等
13.完成:經歷完最後火的考驗無損才能算完成
(資料來源: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article?qid=1706121303969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目前就讀設計群二年級,
社團選擇相關的陶藝社,
上學期已先做過手捏過程,老師讓我們熟悉土的感覺,
再慢慢的製作,鈴鐺、時鐘、小碟子、盤子…等等。

DSC04000.JPG

這學期,即將要學手拉坏,
第一堂課,看著老師細細教導我們,
隨即做出茶杯轉換成碗,再拉出花瓶,再換成酒杯,
變化無窮,就算做壞了也沒關係,
嘴對嘴,對著壺口一吹,又膨脹起來!
這是絕學!

簡單的土,竟然變化多端的製作出這麼多令人讚嘆的物品,
心動…
迫不及待想學了,快點傳授給我們叭!

DSC03995.JPG

陶藝社老師:唐彥忍
綽號:忍伯
級數:國寶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姿遊姿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